历史

第4章 上学(1 / 1)

推荐阅读:

可是,对于这些人她只敢暗恨,不敢得罪。倒是那天唯一上前帮她披衣遮羞的苏傲雪,她敢明着恨。她偏执地认为自己有这样一劫,苏傲雪那张臭嘴也有份。没有乌鸦嘴咒她,没准就没这样的事!

也许恨得荒唐,但江红梅这样的身份想宣泄怒气,唯一能挑的软柿子也就这么一个了。

谁让苏傲雪知道她从前的出身,知道她择配时的短视,也看到了她受辱的场景,更招恨的是……

往昔事让江红梅后槽牙一紧,道:“人家可是正太太!”

与这一干人混久了,江红梅悔意更深了。若当时挑个年纪相仿的有为青年,先模模糊糊对付几年,机会来了或者也能成就一番事业,后半辈子既有靠,也不用受气。跟着老头可就不同了,眼前这几年只管潇洒。等老头子两腿一蹬,大概江太太会带着族里的男人,把这份家私通通搬走,那时她可就无着无落了。

“正太太才显得李先生大方呢。”

有人说了句促狭话,让江红梅心里好不舒坦。

是的,苏傲雪配的也非良人,一个为了出头愿意赔上老婆的穷酸作家,场面里捧臭脚的小丑罢了,谁能比谁好过呢。

江红梅起身道:“你们聊吧,我进去了,省得老头子又说我躲懒,怠慢了贵客。”

大约夏末的夜风吹久了身上不痛快,她走后,这群新太太很快也回屋去了。

碧绿的葡萄架下,摆着一张藤椅,因为藤蔓将月光尽数遮蔽,无人察觉那里有人歪着。

“苏傲雪……”杜景堂睁开眼,亮晶晶的眸子在暗夜格外有神,“傲!”

他脑海里蹦出那张怯生生的鹅蛋脸,论谈吐,那几个滑稽的新太太同她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只可惜已经做了人家的太太了。

起身踱步到客厅窗前,一群男女挨蹭着由这里穿过去,又到那里折回身。

要找的那抹身影,正从一人手里推搡至另一人怀中,交接的两个人都是混吃混喝不高明的角色。男人嘻着嘴,女人却苦着脸。只是那双胳膊确实白,被暖黄的灯光一衬,镀了一层柔光似的,大约是男人都想一亲芳泽。

今晚的女子之中,要讲五官精致,女主人江红梅当仁不让,否则江立权那样见惯莺莺燕燕的人也不能一眼就看上。苏傲雪也很秀丽,只是没有钗环陪衬,举止间总有畏缩之态,所以比别人稍逊。但一白能遮三丑,也难怪解下罩衫后,又成了舞池里第一等的人物。

杜景堂把折扇背到身后,轻轻地哂笑,大有看不上的样子。从前做风流事还要遮遮掩掩地来,现在有了开放的风气可倒好了,便是下流事也能扯这一面旗做掩护。

里边那群人的习气,杜景堂是不喜的。只是他刚在上海落脚,暂时还没结交到彼此能通心意的朋友,敷衍敷衍酒肉朋友全当打发时间了。与这起人喝酒,每回都是听不了几句话,他便感到索然无味,连累那些好酒都变得没甚滋味了。按说他是不爱在此久坐的,但不知为何,刚才走到院子里就抬不动腿了。后来躺在葡萄架下,听来的墙角倒是有趣。

站在窗前发了一晌呆,终究还是被江立权发现了,把他拉进来要他尽情快活快活。

快活?

不,他没觉得这是个可以找快乐的地方。除非……

杜景堂在角落里坐下,点了一支烟。虽说是看大家跳舞,但他的目光却总停在苏傲雪身上。等着和她跳舞的人,一只手都数不过来。再斜睨李海存一眼,可真是坐得住。也对,毕竟是自己愿意的。只可怜了苏傲雪,眼底分明有泪光。

苏傲雪不是没工夫留心旁人,而是压根不敢看。若她把眼珠子转一转,就可知道杜景堂那双黑眸一直追着她呢。

至于她为什么不敢瞧人,当然不是怕见人,怕见人就不出来交际了。只是跳交谊舞是文明的活动,但舞池的男人却都道貌岸然。不管她有意无意,只要眼神射在男人身上,那些人就会以为是邀约。除了不敢看男人,她也不敢看女人。满场的太太嫁得好的无需捧这样的臭场,嫁了不好的也分人了,未必每个都有气性,毕竟是成日打仗的乱世,给口饭吃就千肯万肯的人,实在太多了。

不敢看人,那么眼神不是向下就是向上。

向下看,男男女女的时髦皮鞋挨挨蹭蹭。向上瞧,江家客厅里悬的水晶灯闪着刺眼的光芒,由四面八方戳着她的眼。耳畔分明是悠扬的舞曲,打到她耳鼓上却是生疼的。

这样转了半夜,脑仁都是疼的,以至于第二日去职校上课时,神志依旧混混沌沌。

李海存给她找的是一间女子职校,因为有妇女委员会的资金支持,学费是很廉的。里边教授戏剧学的教员佐飞是李海存的好朋友,要是哪一节的学费暂时摸不出来,简直都可以不给。

这种女子职校办校的初衷,当然是希望给占四万万民众半数的妇女立身之本,教她们认字和谋生的本领。不过事实上,社会里真需要认字的女孩子早被工厂主带骗带逼地在暗无天日的车间里做工。能来上职校的无非两类女孩,一种是家里能管到她们的温饱,愿意她们来学校里见见世面;还有一种占到六成的学生,就是新太太们,她们给有钱人做姨太太,有钱人要赶时髦,把买来的妾改造成认字的女学生,说出去十分有体面。

为了这样镀金的学校能继续办下去,每年妇女委员会去学生家里劝捐,工作总是很好做的。像江立权那样有钱又想博名声的,出手总是特别大方。那么他的新太太江红梅,简直就可以不上学了,反正三年一到,准给她发文凭就是了。

人都有个从众的毛病,既然十停人中有六停是觉悟不高的姨太太,渐渐就把剩下的女学生带歪了一大半。下课铃一打,就议论插戴。学没上几天,为了跟上摩登潮流,光是买钢笔便要花销好几十块。必然还要再配一套舶来的学生装,因为外国学生装上衣有口袋,可以别上三四只钢笔,显示自己是个读书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